2022年6月1日四川雅安市芦山县6.1级地震 科技支撑简报(Ⅰ)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6月1日17时00分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0.37度,东经102.94度,震源深度17千米。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并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立即启动震后科技应急处置预案,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此次地震的科技支撑视频工作会议,研究所党委书记欧阳飚研究员主持会议并做工作部署。各部门和专家团队开展了震源特征和发震构造、震源区孕震环境、强地面运动与结构响应、震情跟踪等系列工作。

1.震源参数和破裂过程

1.1 震源参数反演

张喆等采用震中距30.10°-89.50°范围的95道远场宽频带多分量数据,基于贝叶斯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算法确定震源参数后验概率分布获得最优模型。反演结果显示,此次地震为逆冲型,标量地震矩为1.2726×1018·、矩震级Mw6.00,矩心时间为6.70秒、半持续时间6.66,矩心坐标为北纬30.3394°、东经103.0270°、矩心深度18.0千米。断层面解为节面I走向211°/倾角039°/滑动角098°,节面II走向022°/倾角052°/滑动角084°。最佳双力偶成分绝对占比100%,观测数据与合成数据整体相关度为0.88。

此外,韩立波研究员等利用区域地震台网记录和基于体波和面波波形的“裁剪-粘贴”(CAP)方法也开展了此次地震的矩心矩张量反演工作。结果显示,断层节面I:走向220°/倾角040°/滑动角098°,节面II:走向029°/倾角050°/滑动角083°。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矩震级为5.8,最佳矩心震源深度约15千米。郭祥云等利用区域波形数据和P波初动法计算了此次地震的断层面解,结果显示,断层节面I:走向230°/倾角062°/滑动角103°,节面II:走向024°/倾角031°/滑动角067°。

 

1.2 震源破裂过程

张旭等利用远场体波数据反演得到了此次芦山地震的破裂过程结果。初步反演结果表明,此次地震主要破裂持续时间约5秒,破裂长度约10千米。

图形用户界面, 应用程序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2.余震序列精定位

截至6月2日07时26分,房立华研究员等采用地震序列精定位自动处理系统,得到了261个余震的精定位结果。初步结果显示,余震震源深度集中在11千米至19千米,主震初始破裂深度约为20千米,余震沿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展布尺度接近,余震呈北北东向分布发震断层向东南方向倾斜。

地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3.震源区孕震环境

3.1 震区周边地壳速度结构

张瑞青研究员等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ChinArray的流动台站和川西流动台站记录资料,采用接收函数和面波联合反演方法获得了震源区及周边的高分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初步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S波速度结构高速异常的边界区域。

图形用户界面, 应用程序 描述已自动生成

王兴臣等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ChinArray的流动台站和川西流动台站的观测记录提取得到的背景噪声Rayleigh波频散数据开展面波成像工作,获取了此次地震震中所在的川滇地区的S波速度结构模型。结果表明,此次地震震中位置东西两侧速度存在明显差异。

图表 描述已自动生成

 

3.2 震区及周边应力演化和强震发生率

廖力等基于GPS和主应力方向约束下建立的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计算了龙门山断裂带区域同震及震间应力,依据应力变化和速率-状态相依摩擦本构关系计算强震发生率,进而基于泊松随机过程计算了此次地震震中及周边区域6级以上强震发生概率。结果表明,双石-大川断裂在2013年芦山7.0级地震震中以北的区域在震后仍然具有较高的6级地震发生概率,此次地震发生在6级强震预测概率较高的区域。

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

 

3.3 震区及周边岩石圈磁场异常

陈斌等利用流动地磁观测资料,获得了此次地震周边岩石圈磁场年度异常变化特征,图左为垂直要素(等值线)和水平要素(矢量箭头)的分布特征,图右为岩石圈磁场年度异常变化水平模量。结果表明,此次地震震中位置与岩石圈磁场异常的垂直要素零等变线等值线梯级带位置较为重合。

图示, 地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3.4 航磁异常分布特征

焦立果等基于无人机航磁测量获得的高分辨率航磁异常结果,与地质构造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航磁正、负异常与高、低磁化率的岩体分布一致,而航磁异常的正负异常边界与此次地震震中周边的双石-大川断裂走向基本一致。

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

 

4.地震动强度预测图

陈鲲等综合考虑震区局部的地质构造背景、地震波的衰减特性以及土层对地震动参数的放大效应估计了此次地震的震动图。根据此次地震预测的震动图分布特征,预计极震区震动烈度可能达Ⅷ度以上,可能的受灾范围近10000平方千米。

地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研究所关于此次地震的各项应急性科学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本次地震有关的孕震环境、震源特征与构造关联、强震动特征与结构响应,以及与2013年芦山7.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和序列活动关联等系列科学问题仍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