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

 

2022512日是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521日至28日为全国科技活动周,主题是走进科技,你我同行为更好地传播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最新科技成果,地球物理研究所结合当前北京市疫情防控政策,积极组织所内专家创作科普文章和短视频,通过中国地震局官方网站、研究所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新华网、光明网、搜狐网等新媒体的方式开展了系列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1、      布形式多样的科普作品

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充分动员我所专家创作科普文章与小视频,在我所官方网页的科普专栏和微信公众号里投放浏览点击量累积达近万次,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原创科普文章5篇,包括《拨开历史大地震近场强地面运动的迷雾》(作者李宗超)、《中国又一次超剪切破裂大地震》(作者张旭)、《双碳目标中的地震减灾》(作者翟鸿宇)、《地球重力场及绝对测量方法》(作者吴琼、《面向公众的房屋地震安全信息智能科普APP“震安居正式上线》(作者陈波)。

IMG_256

IMG_256

原创小视频4个,包括:《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计划》(制作者宋丽莉等)、《2021.5.21云南大理漾濞地震科考记录》(制作者傅磊等)、《谛听智慧盒子——面向未来的地震智能监测设备》(制作者赵明等)、《海南省次生地震台架设记录》(制作者苏伟等)。科普长图1个,《玛多地震科考纪实》(制作者王骞等)。

微信图片_20220509152615

2、      参与中国地震局等组办的各种科普活动

地球所特聘专家高孟潭研究员参加中国地震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网络直播地震科学大家谈,并以《用好地震保险,增强国家韧性》为题在地震灾害风险和防震减灾市场机制专题研讨活动作主题报告。

在新华网联动推出的共守美好家园系列思政课科普直播上,首期邀请高孟潭研究员以《大震不倒,城防需要这样做》为题就城市防震减灾方面作主题分享授课,截至520日,访问量达到396.9万次。

另外,高孟潭研究员还参加了震苑访谈栏目,讲解了《地震区划图的前世今生》,讲述了历代地震区划图编制过程中的科学家精神和地震行业文化。

应东华理工大学邀请,地球所副所长蒋长胜研究员围绕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主题开展了科普讲座,全校阐释了地震减灾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发挥的重要作用1000余名学生参加了讲座。

在中国地震局官方网页的2022“5.12”防灾减灾日专题里投放了由我所特聘专家李小军研究员发表的科普文章《实施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支撑海洋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以及我所许卫卫研究员发表的科普文章《漫谈现代地震观测技术》,做到既要权威专业,又要不失活泼,把死板生硬的科学数据变成老百姓能接受的普通话向群众科普地震灾害知识。

李小军老师文章链接

3、      通过中国知识产权报和中国应急管理报进行科普宣传

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我所特聘专家高孟潭研究员在中国应急管理报发表科普文章《提高我国重大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全面分析了我国十四五时期自然灾害风险的形势研判、自然灾害防治目标的设置以及自然灾害防治措施的部署系统和体系。

同时,我单位接受了来自中国知识产权报社刘弘记者的访问,对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地震会商系统谛听智慧盒子等创新专利成果进行了介绍,相关内容刊登在《中国知识产权报》2022511我们将迎来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用创新守护美好家园专栏。

643499260161672082

4、      结合网络平台走进校园进行科普宣传

512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红强、助理研究员杨家英设计和主讲的课程聆听地球的声音’”“认识地震,守护美好家园登录北京和成都两所中学的课堂, 覆盖初中、高中年级,1600余名学生观看了课程并展开讨论。

D:\观象台\2022科普活动\线上活动\513天府第七中学\微信图片_20220516135933.jpg

D:\观象台\2022科普活动\线上活动\5月11日天府第七中学\微信图片_20220512105041.jpg

5、      线下开展科普图书赠送活动

活动周期间向邻近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的中央档案馆、京密引水温泉所、京童幼儿园、领先公司等单位赠送科普图书,包括120本应急避险手册和80张地震科普折页,另向幼儿园小朋友赠送地图和笔袋等宣传品。赠书的同时,各单位表示,在疫情稳定后,希望加强交流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