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合作——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项目

1980年中美两国签订合作协议,1987年10月22日全面运行至今。20112014年,中方累计投入300万元人民币,美方累计投入650万元人民币。

    ■ 1980年,中国地震局、美国地质调查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以减灾为目的签约联合开展地震学研究,拟建设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

   ■ 19851986年,以中国已建设地震台为基础,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阿尔伯克基地震实验室(ASL)联合建设完成了北京台(即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海拉尔台、乌鲁木齐台、兰州台、佘山台、牡丹江台、昆明台、恩施台和琼中台共9个台站,数据中心设地球物理研究所。台站配置STS-1宽频带地震计、DJ-1短周期地震计和ASL研制的16位数据采集器,兰州台额外配置了KS36000井下地震计。

   ■ 1987年,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全面运行,数据通过磁带交换。

   ■ 1991年增设拉萨台、西安台。

   ■ 1992年,随着美国地震学联合会(IRIS)加入中美合作协约,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成为美国国家地震台网(GSN)的重要组成部分。

   ■ 1994年,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美国地质调查局阿尔伯克基地震实验室联合进行CDSN第二期升级改造,在除兰州外的台站上,将STS-1地震计的周期扩至360秒、增配备用传感器及加速度计,并更换为Q680型24位数据采集器,数据采用拨号方式。

   ■ 2000年,兰州地震台退出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

   ■ 2013年,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美国地质调查局阿尔伯克基地震实验室联合进行CDSN第三期升级改造,增配STS-2.5地震计(100点采样)和EpiSensor加速度计(200点采样),并更换为Q330HR型26位数据采集器。数据平台换为s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