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野外站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研究所动态
    行业要闻
  • 站点介绍
    野外站
    历史沿革
    规章制度
    发展规划
    人员组成
    常驻人员(37人) 客座专家 交流访问学者(在站) 交流访问学者(出站)
  • 地球观测
    地球观测
    台站观测
    测震 形变 重力 地磁 流体 次声
    流动观测
    科学台阵 探测计划
    深井观测
    野外站观测井 祁连山深井 黄海深井
  • 质量控制
    质检平台概况
    振动检测
    通用电子检测
    自噪声检测
    环境适应性检测
  •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科研成果
  • 科普研学
    科普参观
    研学实践
    外网报道
    原创内容
    推荐资源
    活动报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客座研究
    交流访问
    访学申请
  • 野外站风光
    办公环境
    实验环境
    质检平台 零磁空间 科学台阵 岩石实验
    观测基地
    观测山洞 地磁场观测区 鹫峰地震台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访问指南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

黄海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02钻井平台勘选介绍

更新时间:2017-06-23 来源:龚正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东部海区防震减灾能力,促进海洋观测技术和海洋科学进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拟在黄海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02钻井布置一套由多种观测手段集成的深井观测系统。井口现存插桩式简易海洋钻探平台,是深井观测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仪器的供电、通讯、维护等功能密切相关。
  2017年6月7—10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丽、助理研究员龚正以及珠海泰德公司总工罗新恒一行来到该平台进行踏勘,主要踏勘目的在于: 1)确认该平台运行维护状态;2)能否满足深井观测系统设备安装和维护的要求;3)如何改造使得平台最大限度为科学观测服务。以下为勘选的实际过程和内容:
1 平台概况
  该钻井平台位于江苏连云港往东越170 km海域,海水常年覆盖深度接近22 m(图1)。

  

图1 CSDP-02钻井平台地理位置

  平台规格为36 m×20 m,主体由集装箱钢架焊接而成。平台底面离海面约7 m,整体采用插桩式结构,由顶角4个中空钢柱承重。平台整体高度可升降,由顶角4个大功率起重泵控制。具体结构请参考图2。

  

图2 平台概览图

2 平台现状
  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经投入使用多年,部分设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老化,特别是设计使用年限并不太长的生活和安全防护设施,基本上已达到接近报废的程度(图3,4)。

     

图3 平台起重装置及其护栏锈蚀严重

  

图4 动力室集装箱老化受损严重

  但平台主体结构仍然稳定,平台钢架采用的焊接、锚杆链接装置受锈蚀程度并不太严重(图5),主要的承重钢柱,水面以上及与水面接触部位受海水锈蚀的程度亦并不算严重(图6),然而水下部分由于无法查看而无法确认其状态,特别是桩基入海底部分是否仍然牢固仍不甚清楚。

  

图5 平台主体集装箱钢架顶面采用的锚杆焊接工艺

  

图6 平台支柱内部结构,管体为空心结构,结构仍完整

  由于CSDP-02钻井任务目前并未完结,并且后期深井观测系统需要对已有钻孔进行扩孔和洗井,因此钻井塔台、钻杆及生活区集装箱仍放置在平台之上。
3 平台改造要求
  平台改造的要求可归纳为以下3点:
  (1)本项目的目标是实现海上深井中多种科学参数的长期观测,其计划观测时间大于5年,对平台以及相关设施的使用寿命具有十分明确的要求。因此,平台改造一方面应该提供平台主体和支护构架使用寿命大于计划观测周期的科学论证;另一方面,平台附带设施,例如上下平台起重设施、供电系统、平台维护等装置,应及时更换和维护,保证观测期间能够正常运作。
  (2)扩孔、测井工作完成之后应清除平台上多余的杂物,仅留下观测需用的相关设施,这些设施必须包括上下平台设备、10间保温标准集装箱房。同时对平台支柱添加防撞装置。
  (3)提供平台详细的造价及明细记录,以及改造过程中需要更换和维护的内容、频次及详细报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路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邮编:100095 联系电话:010-62456503转8305
Copyright©neobj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白家疃国家野外站 京ICP备0800272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