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野外站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研究所动态
    行业要闻
  • 站点介绍
    野外站
    历史沿革
    规章制度
    发展规划
    人员组成
    常驻人员(37人) 客座专家 交流访问学者(在站) 交流访问学者(出站)
  • 地球观测
    地球观测
    台站观测
    测震 形变 重力 地磁 流体 次声
    流动观测
    科学台阵 探测计划
    深井观测
    野外站观测井 祁连山深井 黄海深井
  • 质量控制
    质检平台概况
    振动检测
    通用电子检测
    自噪声检测
    环境适应性检测
  •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科研成果
  • 科普研学
    科普参观
    研学实践
    外网报道
    原创内容
    推荐资源
    活动报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客座研究
    交流访问
    访学申请
  • 野外站风光
    办公环境
    实验环境
    质检平台 零磁空间 科学台阵 岩石实验
    观测基地
    观测山洞 地磁场观测区 鹫峰地震台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访问指南
野外站动态
  • 图片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研究所动态
  • 行业要闻

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召开中国地震预警网示范运行新闻发布会

更新时间:2021-07-29 来源:中国地震局

微信图片_20210728090443

  7月27日,中国地震预警网示范运行新闻发布会在唐山召开。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阴朝民介绍中国地震预警网建设总体情况,并宣布在四川、云南、京津冀和福建地区实现示范运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河北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和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阴朝民介绍,做好地震预警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于2015年批复立项,2018年全面启动实施,将于2022年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近年来,在应急管理部党委领导下,中国地震局加快推进地震预警能力建设,在组织管理、科技创新、工程实施、部门合作、引导社会、制度建设、科普宣传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成效。特别是今年以来,集中优势力量在四川、云南、京津冀等先行先试地区组织开展现场攻坚,打通了从台站观测、数据处理、信息发布、应用服务、运维监控全链条业务,实现地震预警服务试运行,在云南漾濞6.4级、双柏5.1级和盈江5.0级等地震中发挥了积极的减灾效应。

  中国地震局通过出台政策、制定标准和工程招标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我国地震预警科技攻关、技术试验和系统建设工作,与中国铁塔、华为公司、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等加强政企合作,共同建设中国地震预警网,推进预警技术落地见效。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等16家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和行业媒体参加了发布会。

1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2

新华社记者提问

3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

科技日报记者提问

科技日报记者提问

北京日报记者提问

北京日报记者提问

云南日报记者提问

云南日报记者提问

(责任编辑:项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路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邮编:100095 联系电话:010-62456503转8305
Copyright©neobj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白家疃国家野外站 京ICP备0800272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