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起全社会共同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的磅礴力量——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大会成果综述
更新时间:2021-08-04 来源:中国地震局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唐山发表重要讲话5周年之际,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科技部、中国科协、河北省人民政府以“防震减灾 科普助力”为主题,联合在唐山召开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大会。同期,协同社会各界举办防灾减灾救灾应用技术成果暨新唐山建设45周年成就展,举办中国地震预警网示范运行新闻发布会,组织专家学者专题交流。各项活动精彩纷呈,社会公众线上线下积极互动,合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
立足百年新起点,奋力开拓新征程
28日上午,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大会召开。国务院领导向大会致信,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闵宜仁,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唐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田国良致辞,回顾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5周年发展成就,总结全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3年来取得的成绩,会议表彰防震减灾工作优秀奖和先进个人,为防震减灾科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奖者颁奖,提出做好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希望和要求。
会议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防震减灾体系,着力推进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精神,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开创了“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防震减灾科学普及工作新格局,全社会地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
会议强调,在新的征程上,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考察唐山重要讲话精神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只争朝夕、开拓创新、担当作为,共同做强防震减灾科学普及之翼,厚植防震减灾创新沃土,为提高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关注人与自然关系,强化风险识别预警
大会邀请多位院士专家作科普报告。他们深入浅出普及地震科学知识,提出防范化解大震巨灾风险的技术方法。周忠和院士详细介绍地学科普的丰富内涵,强调地学科普应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点关注“欣赏自然之美”“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的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地震离我有多远?”陈颙院士结合唐山大地震时的亲身经历,科普地震波传播原理。他回忆到,唐山大地震发生时,自己住在北京前门附近一个木质结构的楼房里,通过楼房发出的响声及默数纵波和横波到达的时间差,初步判断“在距离北京160公里的地方有大地震发生了。”他还结合唐山大地震城乡灾害情况,指出随着城市化率的急剧增加,城市防震减灾越来越重要。
“地震灾害到底离我们有多近?”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孙柏涛通过汶川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地震灾害实例,解读房屋结构是如何造成灾害的,指出“房子离我们有多近,灾害离我们就有多近”。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大可女士介绍地理信息服务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实践,指出地理信息服务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建议多学科协同攻关与多部门协同决策解决技术与管理难题,满足全面监测预警和灾害应急需求。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马强研究员介绍了地震预警技术原理及在我国的应用进展情况,建议科学认识地震预警、正确应用预警信息,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预警管理体系,让预警技术最大限度发挥减灾实效。
自主创新预警攻关,示范运行实效减灾
27日下午,中国地震局在唐山召开中国地震预警网示范运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地震预警网建设总体情况。媒体记者提出“任务目标是什么”“目前建设进展如何”“在今年发生的多次地震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解决和突破了哪些工程和科学难关”等一系列社会关切问题,新闻发言人详细作答,一一揭开地震预警的神秘面纱。
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阴朝民介绍,“中国地震局将继续推进全国层面中国地震预警网建设实施,目前已在京津冀、川滇闽地区实现地震预警示范运行,力争年底前在新疆、甘肃、青海和西藏等地的重点地区形成预警能力,2022年底前在华北、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新疆天山中段以及拉萨周边等预警重点地区形成秒级地震预警能力,在全国形成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中国地震预警网将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提升减灾服务能力的平台基础,为震中附近公众提供的数秒至数十秒预警时间,重大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和重要生活设施可以采取紧急处置措施,以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目前,中国地震局着力推进地震预警管理立法和标准化工作,推进福建、云南、甘肃、新疆等10省(自治区)出台地震预警地方法规,制定完善地震预警管理部门规章,为地震预警行业管理和社会服务提供制度保障。加大开放合作,融合各方力量共建共享,实现实时连续定位、连续测定震级、信息可靠性判定等多种技术创新,有效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地震预警系统并取得初步成效,在示范地区具备了震后秒级地震预警和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在云南漾濞6.4级、云南双柏5.1级以及云南盈江5.0级地震中初步发挥效益。
凤凰涅槃壮丽诗篇,开放融合多彩画卷
27日下午,防灾减灾救灾应用技术成果暨新唐山建设45周年成就展正式启动。展览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成就、防震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防震减灾科普互动体验、防震减灾成果实物案例、防灾减灾救灾新技术新装备等六大板块,全方位展现防震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新唐山建设成就,集中展示近年来灾害监测预警、风险防治、应急服务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及应用产品。
“从开篇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到新唐山建设45周年成就展板块,历史昭示着思想伟力。”现场观众感慨,“大地震给唐山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但英雄的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一座英雄的城市凤凰涅槃,在历史上镌刻下壮丽诗篇。”新技术赋能科技创新,展览更加开放融合,75家企业会同地震系统16家单位,共同打造科技视觉盛宴,“智慧预警”“大数据应急平台”“智联网时代”“情景构建”“3D云展馆”等成为了高频词汇,吸引公众走近防震减灾科学。展览通过光明网多媒体平台向社会公众进行直播,观看量接近550万。观众在体验馆模拟感受地震灾害后谈到,“公众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在平时训练,关键时候才能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树牢防震减灾理念,厚植科技创新沃土
28日下午,一场头脑风暴随着专题研讨会而来,“建立一个开放的防震减灾科普生态系统”“把防震减灾科普送进千家万户”“用科普培育未来”“强化源头创新”“发挥权威专家作用,强化引领性和号召力”“注重新派表达、多样化传播”等观点碰撞在一起,凝聚共识、汇集智慧,树牢防震减灾理念,厚植地震科技创新沃土。
来自地震系统内外的23位专家学者围绕三个专题开展了热烈讨论。与会专家普遍认为,防震减灾科普要“造福人民”,履行社会责任。要重视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区,建设高品质科普场馆和智能化信息平台,抓好中小学科普教育,根植防震减灾理念,培育未来。要推进科技创新与科普有效衔接,促进地震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有效转化,加快开展地震巨灾情景构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预警等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创作和丰富集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系列精品。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传播载体和形式,实现分众化精准化科普服务,通过短视频、动漫、3D可视化等载体和手段开展体验式、沉浸式交互科普,提升科普的趣味性、覆盖面和参与度。
(通讯员: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彭 扬)
(责任编辑:尚立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