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野外站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研究所动态
    行业要闻
  • 站点介绍
    野外站
    历史沿革
    规章制度
    发展规划
    人员组成
    常驻人员(37人) 客座专家 交流访问学者(在站) 交流访问学者(出站)
  • 地球观测
    地球观测
    台站观测
    测震 形变 重力 地磁 流体 次声
    流动观测
    科学台阵 探测计划
    深井观测
    野外站观测井 祁连山深井 黄海深井
  • 质量控制
    质检平台概况
    振动检测
    通用电子检测
    自噪声检测
    环境适应性检测
  •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科研成果
  • 科普研学
    科普参观
    研学实践
    外网报道
    原创内容
    推荐资源
    活动报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客座研究
    交流访问
    访学申请
  • 野外站风光
    办公环境
    实验环境
    质检平台 零磁空间 科学台阵 岩石实验
    观测基地
    观测山洞 地磁场观测区 鹫峰地震台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访问指南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陆地时变微重力观测系统场源监测能力的贝叶斯评估方法-以青藏高原东北缘为例

更新时间:2021-08-24 来源:北京白家疃国家野外站

项目性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项目名称:陆地时变微重力观测系统场源监测能力的贝叶斯评估方法-以青藏高原东北缘为例
项目编号:42104091
项目负责人:杨锦玲(野外站2020-2021年访问学者)
项目经费:24.00万元
执行时间:2022年1月-2024年12月
项目摘要:陆地时变重力观测常用于监测地壳内部物质变化。相对重力仪的仪器误差、测网的场源监测能力和场源信噪比低的不确定性是影响陆地时变重力测量数据的主要因素。本项目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绝对重力和相对重力观测结果,开展陆地时变重力观测系统场源监测能力的贝叶斯评估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应用贝叶斯重力平差方法和绝对重力交叉验证,厘定时变重力资料格值和漂移的测量误差;开展陆地时变重力观测系统场源监测能力的定量评估;采用球坐标系下的六面体单元模拟场源介质,引入重力时变信号的时空光滑先验条件,压制局部高频干扰信号,以2016年门源Ms6.4级和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为研究对象,获取地震全周期过程的时变重力场信号变化和深部场源参数特征。本项目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解释时变重力场变化特征、指导陆地时变重力观测系统的改造升级,探索强震孕育的深部物质运移、质量变化规律和评估强震风险。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路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邮编:100095 联系电话:010-62456503转8305
Copyright©neobj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白家疃国家野外站 京ICP备0800272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