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野外站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研究所动态
    行业要闻
  • 站点介绍
    野外站
    历史沿革
    规章制度
    发展规划
    人员组成
    常驻人员(37人) 客座专家 交流访问学者(在站) 交流访问学者(出站)
  • 地球观测
    地球观测
    台站观测
    测震 形变 重力 地磁 流体 次声
    流动观测
    科学台阵 探测计划
    深井观测
    野外站观测井 祁连山深井 黄海深井
  • 质量控制
    质检平台概况
    振动检测
    通用电子检测
    自噪声检测
    环境适应性检测
  •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科研成果
  • 科普研学
    科普参观
    研学实践
    外网报道
    原创内容
    推荐资源
    活动报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客座研究
    交流访问
    访学申请
  • 野外站风光
    办公环境
    实验环境
    质检平台 零磁空间 科学台阵 岩石实验
    观测基地
    观测山洞 地磁场观测区 鹫峰地震台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访问指南
野外站动态
  • 图片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研究所动态
  • 行业要闻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地震观测与防震减灾技术培训班”顺利举办

更新时间:2017-01-12 来源: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地震观测与防震减灾技术培训班于2016年11月20日-12月20日举办,学员来自9个国家, 17个机构或部门。

  培训班为期30天,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4天在北京,第二阶段14天在珠海,第三阶段2天在广州。
  在北京期间,培训班邀请到吴忠良所长、高孟潭副所长,监测司孙建中司长、合作司胡春峰司长以及研究所的多位专家授课,并邀请到科学院院地球所郝天珧、陈棋福,工力所温瑞智、地质所甘卫军等研究员就海洋地震探测、城市区划、强震动及GNSS观测授课。培训期间到访的美国GEOSCOPE负责人Martin介绍了台网质量控制方法。此外,学员们还参观了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国家地震救援训练基地、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等。

  
  第二阶段培训14天,在位于珠海的地球所与珠海泰德企业联合成立的地震观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培训大厅举办。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专家及泰德系统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给予了授课。
  
  第三阶段,培训班在广州进行结业疏散。
  
  此次培训是我国首次主持举办东南亚地区地震观测技术培训,为全球地震台网计划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合作基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路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邮编:100095 联系电话:010-62456503转8305
Copyright©neobj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白家疃国家野外站 京ICP备0800272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