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野外站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研究所动态
    行业要闻
  • 站点介绍
    野外站
    历史沿革
    规章制度
    发展规划
    人员组成
    常驻人员(37人) 客座专家 交流访问学者(在站) 交流访问学者(出站)
  • 地球观测
    地球观测
    台站观测
    测震 形变 重力 地磁 流体 次声
    流动观测
    科学台阵 探测计划
    深井观测
    野外站观测井 祁连山深井 黄海深井
  • 质量控制
    质检平台概况
    振动检测
    通用电子检测
    自噪声检测
    环境适应性检测
  •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科研成果
  • 科普研学
    科普参观
    研学实践
    外网报道
    原创内容
    推荐资源
    活动报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客座研究
    交流访问
    访学申请
  • 野外站风光
    办公环境
    实验环境
    质检平台 零磁空间 科学台阵 岩石实验
    观测基地
    观测山洞 地磁场观测区 鹫峰地震台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访问指南
野外站动态
  • 图片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研究所动态
  • 行业要闻

奋进新征程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地震系统干部职工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之二)

更新时间:2022-03-11 来源:中国地震局

  2022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在这个重要历史节点召开的全国两会,举世瞩目。连日来,地震系统干部职工密切关注全国两会,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结合岗位和工作实际畅谈学习体会。

  河北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戴泊生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字字铿锵,催人振奋。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需要地震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切实提高业务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河北省地震局干部职工将再接再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探索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新思路,推动河北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广东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佩卿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一是看清时与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看懂目标与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定改革发展稳定的信心,增强战胜风险挑战的勇气、智慧与力量。三是看准党和国家的要求和发展重点,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是发扬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聚焦地震监测预报预警服务、震灾风险探查区划评估重点任务,推动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做好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御和气象服务。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副主任吴健对此深有感触。他说,过去一年,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既定调查任务、风险评估有序推进。2022年,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统筹考虑科技创新与基础调查、持续完善防震减灾技术方法体系,积极推动开展系统性的大地震震源普查、逐步建立完备的工程结构易损性模型库和地震灾害情景库,持续提升全社会震灾防御能力。

  今年是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收官之年,要围绕探查区划评估核心职能,构建震灾防御业务工作新格局,聚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谋思路寻突破。山东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韩立强表示,作为一名地震干部,要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评定和风险评估区划,探索地震地质环境探测与承灾体灾害风险评估相结合的经验,推动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要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孟国杰表示,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深切感受到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他说,地震预测作为世界性难题,其研究工作需要长期稳定的支持,让科研人员能够瞄准关键问题潜心钻研,而且与国际同行开展协同研究十分必要。地震科研人员要继续努力攻坚,争取早日实现这一世界性难题的突破。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曲哲对此格外关注。他说,青年科研人员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用地震科技创新赋能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郝明表示,学习“两会”精神,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更足了。作为一名地震科技工作者,要扎实做好地震基础研究,积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公共服务产品,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2021年,河南省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水平不断提升,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河南省地震局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开创河南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项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路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邮编:100095 联系电话:010-62456503转8305
Copyright©neobj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白家疃国家野外站 京ICP备0800272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