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野外站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研究所动态
    行业要闻
  • 站点介绍
    野外站
    历史沿革
    规章制度
    发展规划
    人员组成
    常驻人员(37人) 客座专家 交流访问学者(在站) 交流访问学者(出站)
  • 地球观测
    地球观测
    台站观测
    测震 形变 重力 地磁 流体 次声
    流动观测
    科学台阵 探测计划
    深井观测
    野外站观测井 祁连山深井 黄海深井
  • 质量控制
    质检平台概况
    振动检测
    通用电子检测
    自噪声检测
    环境适应性检测
  •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科研成果
  • 科普研学
    科普参观
    研学实践
    外网报道
    原创内容
    推荐资源
    活动报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客座研究
    交流访问
    访学申请
  • 野外站风光
    办公环境
    实验环境
    质检平台 零磁空间 科学台阵 岩石实验
    观测基地
    观测山洞 地磁场观测区 鹫峰地震台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访问指南
野外站动态
  • 图片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研究所动态
  • 行业要闻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第二次7.8级地震科技支撑简报

更新时间:2023-02-07 来源: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18时24分(当地时间2月6日13时24分)在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8.00度,东经37.15度。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矩心矩张量解反演和震源破裂过程反演,获得了震源特征认识;通过综合考虑场地特征模拟震区震动图分布,获得了地震动强度预测图;基于均匀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及震源机制解,模拟三维同震形变场,获得了地表同震位移;利用全球地震台网(GSN)提供的宽频带记录,基于能流密度法开展了震源辐射能量估计工作。

1、      地震震源特征

张喆等的矩心矩张量反演采用了震中距31.05°~87.73°范围的33道宽频带垂直分量体波数据,基于时空网格搜索和同步源反演确定了矩心位置、矩张量解与其对应的震源时间函数,获得的最优模型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的标量地震矩为3.3770×1020牛·米、矩震级Mw为7.62,矩心坐标为北纬38.05度、东经37.26度、矩心深度15.0公里,矩率函数峰值时刻为第8秒。断层面解为节面I:走向278°/倾角070°/滑动角-009°,节面II:走向012°/倾角081°/滑动角-160°。双力偶成分占比98%,观测数据与合成数据整体相关度为0.92。

图表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片包含 图表 描述已自动生成

 

张旭等利用远场体波数据反演得到了此次地震的破裂过程初步结果。结果表明,此次地震持续时间约20秒,呈现非对称双侧破裂。与9小时前土耳其发生的7.8级大地震相比,两次事件时空破裂特征具有较大差异。

图片包含 应用程序 描述已自动生成

 

2、      地震动强度预测图

陈鲲研究员等综合考虑震区局部的地质构造背景、地震波的衰减特性以及土层对地震动参数的放大效应估计了此次地震的震动图。根据此次地震预测的震动图分布特征,预计极震区震动烈度可能达Ⅹ度以上,可能的受灾范围近150000平方公里。

图片包含 图表 描述已自动生成

3、      三维及InSAR同震形变场模拟

王永哲等基于均匀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和USGS震源机制解,模拟了此次地震的三维同震形变场,并利用Sentinel-1卫星的SAR成像几何参数分别计算了升、降轨InSAR地表形变干涉图,模拟结果显示,此次地震引起了显著的地表同震位移,最大水平向位移达到1.40米、垂直向位移达到0.50米。该结果对于震害的评估以及是否可利用InSAR观测到显著的地表形变具有参考意义。

 

4、      地震辐射能量初步结果

刘瑞丰研究员等利用全球地震台网(GSN)提供的宽频带记录,基于能流密度法开展了此次地震的震源参数测定工作。结果显示,本次地震的辐射能量为3.8×1016焦耳,折合为能量震级Me8.1,对比张喆等给出的矩震级MW7.62结果,可知此次地震的Me>MW,该地震作为一次浅源走滑型地震,震源辐射地震能量的效率偏高,同时因该地区今日上午9时已发生7.8级地震,此次地震会导致更强的地面震动和建筑破坏,产生更为严重的震害和人员伤亡。

图表, 示意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返回列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路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邮编:100095 联系电话:010-62456503转8305
Copyright©neobj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白家疃国家野外站 京ICP备0800272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