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野外站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研究所动态
    行业要闻
  • 站点介绍
    野外站
    历史沿革
    规章制度
    发展规划
    人员组成
    常驻人员(37人) 客座专家 交流访问学者(在站) 交流访问学者(出站)
  • 地球观测
    地球观测
    台站观测
    测震 形变 重力 地磁 流体 次声
    流动观测
    科学台阵 探测计划
    深井观测
    野外站观测井 祁连山深井 黄海深井
  • 质量控制
    质检平台概况
    振动检测
    通用电子检测
    自噪声检测
    环境适应性检测
  •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科研成果
  • 科普研学
    科普参观
    研学实践
    外网报道
    原创内容
    推荐资源
    活动报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客座研究
    交流访问
    访学申请
  • 野外站风光
    办公环境
    实验环境
    质检平台 零磁空间 科学台阵 岩石实验
    观测基地
    观测山洞 地磁场观测区 鹫峰地震台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访问指南
野外站动态
  • 图片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研究所动态
  • 行业要闻

喜报:地球所李丽同志获“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手”

更新时间:2025-03-11 来源: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近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妇工委公布了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手名单,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李丽同志上榜。

ba7df4f5a5d92da6ff3add4346cae34

李丽同志参加第三届博鳌防灾减灾大会

扎根一线,用坚守诠释科研初心

“1991年,我大学毕业后踏入地震科研领域,至今30余年。我亲历了中国地震观测从模拟到数字化的跨越,现在也正在经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跨越。我非常自豪,在这一场推动防震减灾技术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跨越式发展中,有我贡献出的一点点力量。”李丽同志说。从地震分析预报到数字台网建设,从深井观测技术研发到国际科技合作,每一个阶段都充满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使她深刻感受到:科研工作者的价值,在于用技术守护生命,用创新服务国家。

在主持深井宽频带地震观测系统研发的那几年,她和她的团队曾连续数月驻扎在野外台站。面对深井高温高压、信号传输不稳定等难题,她们一遍遍试验、优化,最终攻克了核心技术瓶颈。当我国首个2000米深井甚宽频带地震观测系统成功捕捉到地下微弱震动的数据时,她更加坚信——科研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迎难而上。

创新突破,以技术筑牢防灾屏障

李丽同志在担任北京白家疃地球科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期间,带领团队以“降低地震灾害风险”为目标,推动建设了国际一流的地球物理观测站。在“十四五”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工程中,她联合多学科团队,在破坏性地震频发的川滇地区设计并开始全面建设高时空分辨率观测阵网,为揭示地震机理、减轻地震灾害提供了全新平台。她说:“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肩负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

开放合作,让中国技术惠及世界

李丽同志作为“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总设计师,与团队走遍亚非欧十余国,在缅甸、巴基斯坦等地建设地震台网,将中国技术带到沿线国家。当看到一个又一个地震监测空白区被填补,合作国的地震学家们一次又一次分享地震事件的分析结果时,她深深感到:科技无国界,防灾减灾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她说“中国科技不仅能守护自己的家园,也能为世界贡献智慧。”

科技合作不仅是技术的交流,更是信任的桥梁、友谊的纽带。李丽同志通过主持国际联合实验室、担任国际学术组织职务,迄今为止,已为国内外培养了上百名地震科技人才。

感恩时代,致敬每一位奋斗的女性

三十载风雨兼程,李丽同志见证了无数地震人用青春和热血守护山河安澜。她说:“作为一名女性科技工作者,我深知在事业与家庭间寻找平衡的不易。但我也始终相信,女性独有的细致、坚韧与包容,正是科研创新不可或缺的力量。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中,一定少不了女性带来的耀眼光芒!”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KRebnfqNVNWZrnWR0HeYQ

返回列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路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邮编:100095 联系电话:010-62456503转8305
Copyright©neobj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白家疃国家野外站 京ICP备0800272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