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野外站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研究所动态
    行业要闻
  • 站点介绍
    野外站
    历史沿革
    规章制度
    发展规划
    人员组成
    常驻人员(37人) 客座专家 交流访问学者(在站) 交流访问学者(出站)
  • 地球观测
    地球观测
    台站观测
    测震 形变 重力 地磁 流体 次声
    流动观测
    科学台阵 探测计划
    深井观测
    野外站观测井 祁连山深井 黄海深井
  • 质量控制
    质检平台概况
    振动检测
    通用电子检测
    自噪声检测
    环境适应性检测
  •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科研成果
  • 科普研学
    科普参观
    研学实践
    外网报道
    原创内容
    推荐资源
    活动报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客座研究
    交流访问
    访学申请
  • 野外站风光
    办公环境
    实验环境
    质检平台 零磁空间 科学台阵 岩石实验
    观测基地
    观测山洞 地磁场观测区 鹫峰地震台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访问指南
野外站动态
  • 图片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研究所动态
  • 行业要闻

河南:全面优化升级 夯实业务基础丨巨灾防范工程助力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5-07-19 来源:中国地震局

  河南省地震局全局干部职工,抢抓实施巨灾防范工程历史机遇,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顺利完成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地震监测与灾害防范能力,为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

  全面升级:提升地震监测预报“硬实力”

  更新固定站点观测仪器,升级34个测震台站观测设备,完成6个加速度观测站实时化改造,更新地球物理观测设备,进一步提升测震、地球物理站网观测系统的自动化、标准化水平。此次改造升级,仪器设备的质量指标得到改善,数据连续率、完整率、相对噪声水平、M2潮汐因子均方差等观测指标均有提升。

  完善流动观测系统,购置流动观测设备,配备异常核实装备开展流动绝对重力和流磁观测,对河南及邻区的地壳运动块体和地壳深部物质的运移进行定量化研究,流动观测能力和地震异常信息捕捉能力显著提升。

hnj01

地震监测设备抽检

  固本强基:强化震灾风险防御“安全网”

  建设省级地震灾害防御基础数据库及软硬件支撑平台,建立基础地理、地质、地球物理等地震灾害防御底层基础数据资源体系,融合地震灾害风险调查评估区划大数据,实现地震灾害风险信息“一张图”。聚焦地震灾害防御探查、区划、评估业务体系,打造应用服务平台和硬件支撑,实现数据共享、可视化功能,为地震应急、国土空间规划、重大工程选址和重点隐患治理提供地震安全服务。在各省辖市建设1套市县级数据与业务应用服务终端系统,保障市县和省级数据业务互联互通。实现国家、省、市、县4级的数据联动和统一集成、软硬件全面自主可控、数据多元融合和统一入库。

hnj02

河南省级数据入库、质检与集成系统平台

  轻量化结构台阵建设是河南省地震局在地震业务服务文物抗震保护方面做出的积极尝试。在安阳博物馆布设轻量化结构台阵,通过强震动观测点和边缘计算数采,对安阳博物馆建筑健康状态进行监测,实时监测结构的整体和局部状态,对结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做出诊断,评估结构服役情况、可靠性、耐久性。

hnj03

轻量化结构台阵应用于安阳博物馆文物保护

  优化改造:建设标准化台站“新气象”

  开展中心站标准化改造和一般站智能化升级,优化台站地震观测环境和监测条件。通过改造备机备件室,各中心站具备辖区备机备件的储存和调拨能力。台站工作人员由衷感叹: “标准化改造不仅极大提升了台站的标准化、智能化水平,而且极大地改善了工作条件,现在心里有一种幸福感和自豪感,今后要加倍努力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地震安全守好夜、站好岗。”

hnj04

地震监测中心站新貌

  新征程上,河南省地震局将充分利用巨灾防范工程建设成果,扛牢防震减灾使命,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人才支撑,层层压实责任,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责任编辑:雷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路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邮编:100095 联系电话:010-62456503转8305
Copyright©neobj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白家疃国家野外站 京ICP备0800272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