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野外站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研究所动态
    行业要闻
  • 站点介绍
    野外站
    历史沿革
    规章制度
    发展规划
    人员组成
    常驻人员(37人) 客座专家 交流访问学者(在站) 交流访问学者(出站)
  • 地球观测
    地球观测
    台站观测
    测震 形变 重力 地磁 流体 次声
    流动观测
    科学台阵 探测计划
    深井观测
    野外站观测井 祁连山深井 黄海深井
  • 质量控制
    质检平台概况
    振动检测
    通用电子检测
    自噪声检测
    环境适应性检测
  •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科研成果
  • 科普研学
    科普参观
    研学实践
    外网报道
    原创内容
    推荐资源
    活动报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客座研究
    交流访问
    访学申请
  • 野外站风光
    办公环境
    实验环境
    质检平台 零磁空间 科学台阵 岩石实验
    观测基地
    观测山洞 地磁场观测区 鹫峰地震台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访问指南
野外站动态
  • 图片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研究所动态
  • 行业要闻

广东:强基固本促发展 增效赋能启新程丨巨灾防范工程助力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5-07-20 来源:中国地震局

  广东省巨灾防范工程聚焦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和地震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两大部分,旨在提升全省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经过一年奋楫攻坚,工程成效得以显现。

  拓维扩面,提升地震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效能

  硬件筑基,职能拓维。除了配齐地震异常核实装备和应急流动观测设备,各中心站还安装了视频监控灾情回传分析展示系统,提高灾情获取能力;搭建了集应急调度、趋势会商和日常业务于一体的云视频融合平台,各平台间互联互通,充分实现国家-省-中心站一体化快速联动。

  以点带面,点面共进。广东局将地市建设任务纳入统一管理,建成1个省级和21个市级地震灾害风险防御专业数据管理及展示应用平台,形成全面、准确、高效的震灾防御数据资源体系,在市县地震工作部门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和地震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构建了覆盖省市、多点支撑的震灾防御新格局。2025年6月23日18时48分,广东清远市清城区发生4.3级地震,广东局迅速启动四级应急服务响应,第一时间派出广州、韶关地震监测中心站赶赴震中源潭镇进行现场处置。在接受广东电视台直播采访时,韶关站副站长高亮介绍道:“我们正在架设流动测震台,在震中区开展加密观测,这样可以更精准地捕捉余震信息,为后续震情研判提供更准确的资料。”正是依托广东省巨灾防范工程,全省5个地震监测中心站配置了更先进的应急流动观测设备,现场响应时间从以前最长6小时缩短至2小时。

  图片1

  市县地震灾害防御系统提升地震应急处置能力

  固强补弱,夯实地震监测预警基础

  聚焦提升地震监测基础能力,广东局对全省21个地市的155个一般站开展标准化改造、对152个一般站进行智能化升级,更新35个测震站、50个强震站和59个地球物理观测站监测设备,实现站网标准化、智能化监控全覆盖。“服务10年以上的老旧监测设备全部更换,台站断电保障能力从72小时提升至120小时,站网运维更高效稳定了!”广东地震台台长王力伟说。

  改造地震预警核心机房,实现关键设备冗余电源和多路供电,UPS供电续航能力达到120分钟以上,中断时间缩小到5秒内。构建“端-网-云”全链路安全防护体系,安全事件响应时间缩短至分钟级。迭代省级预警中心和国家备份中心数据平台,有力保障地震核心业务安全运行。

  陆海统筹,一体推进。2024年12月,广东局在粤西海域成功布设浮标式海洋地震观测站,地震监测网络向海洋推进约60公里,实现南海海域地震数据从“离线存储”到“秒级实时回传”的质变突破,有效提升粤西海域的地震监测预警能力,为助力海洋强省建设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图片2

  浮标式海洋地震观测站在粤西海域布设成功

  向新做优,服务建设国际一流湾区

  立足新一轮局省合作备忘录,着眼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广东局充分把握工程建设契机,积极顺应市场需求,不断优化服务供给,为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地震科技支撑。

  初步建成广东省地震构造探察技术系统,在广东省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榕江断裂活断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评价、香港6个区域地下浅层横波速度结构探测等服务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全省地震灾害防御基础数据库建设,为茂名市茂南区石化工业园、惠州大亚湾石化产业园等近20个项目的区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实现数字赋能。粤港澳三方在共建横琴深度合作区和黄茅洲地震监测站、地震监测系统建设运维、地震速报预警信息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护航大湾区发展之路。

  图片3

  中型震源车为社会开展科技服务

  大地脉动,牵系万家忧乐;防震安澜,守护百姓所托。未来,广东局将深拓工程建设之效,在保障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在助推粤港澳大湾区筑就世界一流湾区的蓝图中担当作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路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邮编:100095 联系电话:010-62456503转8305
Copyright©neobj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白家疃国家野外站 京ICP备0800272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