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野外站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研究所动态
    行业要闻
  • 站点介绍
    野外站
    历史沿革
    规章制度
    发展规划
    人员组成
    常驻人员(37人) 客座专家 交流访问学者(在站) 交流访问学者(出站)
  • 地球观测
    地球观测
    台站观测
    测震 形变 重力 地磁 流体 次声
    流动观测
    科学台阵 探测计划
    深井观测
    野外站观测井 祁连山深井 黄海深井
  • 质量控制
    质检平台概况
    振动检测
    通用电子检测
    自噪声检测
    环境适应性检测
  •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科研成果
  • 科普研学
    科普参观
    研学实践
    外网报道
    原创内容
    推荐资源
    活动报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客座研究
    交流访问
    访学申请
  • 野外站风光
    办公环境
    实验环境
    质检平台 零磁空间 科学台阵 岩石实验
    观测基地
    观测山洞 地磁场观测区 鹫峰地震台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访问指南
野外站动态
  • 图片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研究所动态
  • 行业要闻

陕西:守护三秦大地 筑牢安全防线丨巨灾防范工程助力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5-07-21 来源:中国地震局

  巨灾防范工程自2024年初启动以来,陕西省地震局干部职工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劲头,全力推进工程各项工作落地。

  站网升级,监测预警能力再上新台阶

  5个强震站智能化改造,10个市县测震站观测设备更新,124套地球物理观测设备升级,141套应急流动观测设备新增,52套异常核实装备更新升级……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地震监测站网进一步向智能化、现代化迈进的生动实践。

  巨灾防范工程带来的变化,为拓展地震监测预警社会化服务提供强有力支撑。在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随着榆林市煤矿塌陷性地震自动监测平台建成,如同敏锐的“眼睛”,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测地震情况,精准判断地震类型,迅速自动上传各类震情信息,为陕北能源安全生产撑起坚固的“安全伞”。在西安,陕西省地震局推动地震预警服务加速向校园、文旅等人员密集场所延伸。随着一批地震预警示范终端和地震加速度计架设,“地震预警网”不断织密,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可靠的紧急避险保障。

  图片1

  陕西省防震减灾一体化系统平台

  科技赋能,震防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在地震危险源和地震风险源探查一线,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地震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大地电磁设备、电磁数据处理分析系统、无人机激光雷达航测系统、微动探测设备等6套装备组成立体探查“工具箱”,大幅提高地震构造探查精度。三维地震探查项目、可控震源激发等服务,正在西安、汉中等地开展。无人机航测系统生成的高精度地貌三维模型已应用于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

  依托近年来全省震灾防御底层基础数据成果,建成地震灾害防御业务基础数据库,开展“全中高分辨率遥感断裂解译”等攻坚工作,获取全省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及InSAR形变数据。“这就像给大地做‘CT’,凭借定量化遥感解译技术,精准识别活动断裂带展布等信息。大量隐匿的活断层线索被揪出,多处地震构造位置得以修正。”陕西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高工田勤虎说。

  “成果活起来,对外服务成效才能提起来。”基于国产化的地震灾害防御业务服务系统,实现地震灾害与风险防治的数据的高效汇集、更新与共享。“平台的建设进一步促进地震灾害风险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为政府、社会公众、企业等提供决策服务,在服务城乡建设前期选址发挥关键作用。”陕西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副主任段蕊介绍。

  图片2

  无人机航测在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中应用

  创新驱动,数据信息应用提质增效

  如何深入挖掘数据与信息资源价值,提升网络性能与智能化分析水平,陕西省地震局交出了答卷。数据资源平台构建起全局全量地震科学数据“汇聚-存储-管理-服务”全链条数据治理体系,数据不再是沉睡的“宝藏”,而是驱动防震减灾工作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国产化AI算力池,实现了对百亿级参数大模型的推理支持;DeepSeek R1、通义千问2.5、电信星辰大模型等多种大语言模型在这里“安家落户”……如今,这些大模型已化身“智能助手”,为用户提供问答推理场景应用和智能协助。

  防震减灾一体化系统是推进陕西防震减灾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打通局内业务系统间的壁垒;综合业务工作台集成多维度子平台,推动各类业务线上协同高效运转;地震安全性评价系统深度适配本地需求,让安评管理、项目管理步入电子化标准化的快车道;业务能力实时监控可视化呈现,让监测预警、网络监控等核心工作成效清晰可见。

  图片3

  算力集群实时支撑

  站在新起点上,陕西省地震局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严格的标准、更加务实的举措,高质量谋划“十五五”事业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路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邮编:100095 联系电话:010-62456503转8305
Copyright©neobj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白家疃国家野外站 京ICP备0800272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