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地震资料“活”起来——扎实推进地震资料抢救保护工作
更新时间:2020-11-02 来源:中国地震局
我国地震灾害多发,开展地震观测较早,是开展地震观测与研究较为普及深入的国家。我国近代地震记录始于1904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66年邢台地震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持续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相继建立了测震、电磁、形变和地下流体等四大监测台网和测线累计长度达15万公里的流动观测系统,从而形成了较完备的地震监测体系。近50年的连续观测,形成了2000多万张观测图纸和相当数量的文字记录,积累了丰富的地球物理、地壳运动和地球化学等基础观测数据,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资料是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重大科学研究、环境保护和国防建设的宝贵财富,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实际意义。
模拟地震图纸与数字化成果
地震资料抢救迫在眉睫。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观测时代的到来,纸质资料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在此背景下,如何尽快电子化抢救我国地震台网长期积累起来的大量模拟地震观测图纸、观测日志、震相观测报告等纸质观测资料,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任务。这些历史观测资料分散保管于各省局档案室以及部分地震台站,由于积压时间长、保存场地条件复杂、存放环境差,这些珍贵的资料随时可能损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资料将因自然损耗、流失而无法系统整理和深层次开发应用。每一张损毁的资料,都是地震科技史上的重大损失,因此,地震资料抢救工作刻不容缓,全面收集、整理并科学合理存储历史资料,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地震观测数据管理应用体系,提高对观测资料的开发应用能力,为全社会提供大尺度信息共享服务,切实做好历史资料的抢救是完全必要的。
妥善保护珍贵历史地震资料。2018年,中国地震局正式启动了国家模拟地震资料抢救专项工作,成立以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为牵头单位的专项工作组织机构。模拟地震观测资料抢救工作是一项非常繁琐、工作量非常大的工程,涉及全国 31 个省级地震局的 86 个国家测震台站,300个左右区域地震台站以及近 900个前兆观测台站。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该中心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类抢救、一次到位”的工作原则,遵循“统筹推进、保证质量、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利用4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地震监测历史资料抢救技术标准,对地震台站全部模拟地震观测资料进行整理、扫描并入库,对国内外重要地震事件模拟波形进行数字化并入库,建立功能先进完备、存储安全可靠、使用便捷有效的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以及规范化的模拟地震资料档案馆,妥善保护珍贵历史地震资料。
历史地震资料抢救成效显著。历史地震资料是地震事业发展史的历史见证,是地震科技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一辈地震工作者辛勤工作的见证和智慧的结晶,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遗产,对了解和延续我国地震科技发展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好、利用好这些珍贵的资料是我们当代地震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承担这些工作的项目组成员有7人,他们中大多是80后、90后,为延续老一辈地震工作者精神品质,他们把资料抢救工作当做是践行地震人初心和使命的实际行动。首先要做的就是核对图纸信息、清点数量、清理灰尘、登记等一系列工作,虽然琐碎、繁杂、工作量大,但他们无怨无悔,严谨细心做好每一个环节。为协调其它单位共同做好工作,项目工作人员经常奔波在外,克服远离家人、条件艰苦等困难,保证了资料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项目组在山东省地震局扫描地震资料(2019年7月)
为了查清全国现存模拟地震观测图纸数量,项目组组织了全国模拟地震观测资料详细调查工作,经过多次调研考察,统计出了我国现存于地震系统的模拟地震观测图纸数量。为确保资料抢救技术流程规范,项目组组织专家制定了《模拟测震图纸电子化扫描技术规程》等多项技术规程,开发研制了配套的图纸扫描信息录入软件,保障项目工作高效推进。2018至2019年,项目组深入地震系统10余家开展地震资料抢救工作,探索出了一套社会化服务模式,为后续全国铺开抢救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截至目前,项目组完成49万张测震图纸扫描,2万张缩微胶片扫描,2万张地球物理图纸扫描,联合相关单位收集整理了全国31个省级地震台网纸介质地震震相报告(1973-2002年),录入0.1级以上有效地震共计100816个,地震资料375744组。为了让项目成果及时发挥作用,项目组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模拟地震观测资料电子化、数字化产品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成果管理平台,为模拟地震资料电子化成果共享服务提供了信息化平台。
图纸扫描成果存储于信息系统
下一步,项目组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扎实推动中国大陆模拟地震观测资料抢救工作。持续优化专项工作组织机构人员,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加大巡检力度,扩大工作覆盖面,最大限度地保护现存的历史地震资料,逐步发挥成果资料的潜在价值,更好地服务于防震减灾工作。
(责任编辑:尚立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