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野外站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研究所动态
    行业要闻
  • 站点介绍
    野外站
    历史沿革
    规章制度
    发展规划
    人员组成
    常驻人员(37人) 客座专家 交流访问学者(在站) 交流访问学者(出站)
  • 地球观测
    地球观测
    台站观测
    测震 形变 重力 地磁 流体 次声
    流动观测
    科学台阵 探测计划
    深井观测
    野外站观测井 祁连山深井 黄海深井
  • 质量控制
    质检平台概况
    振动检测
    通用电子检测
    自噪声检测
    环境适应性检测
  •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科研成果
  • 科普研学
    科普参观
    研学实践
    外网报道
    原创内容
    推荐资源
    活动报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客座研究
    交流访问
    访学申请
  • 野外站风光
    办公环境
    实验环境
    质检平台 零磁空间 科学台阵 岩石实验
    观测基地
    观测山洞 地磁场观测区 鹫峰地震台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访问指南
站点介绍
  • 野外站
  • 历史沿革
  • 规章制度
  • 发展规划
  • 人员组成
    常驻人员(37人)
    客座专家
    交流访问学者(在站)
    交流访问学者(出站)

王永哲

更新时间:2020-11-16 来源:北京白家疃国家野外站

姓名:王永哲
籍贯:河北省滦州市
职称:副研究员
E-mail:yzwang@cea-igp.ac.cn
研究方向(工作内容):InSAR、GNSS数据处理及其在地震中的应用

主要教育背景:
2007年9月-2012年6月 中南大学  博士学位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2004年9月-2007年6月 江西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1999年9月-2002年6月 东南大学 大专 测量工程

主要工作经历:
2012年7月-今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重力与地壳形变研究室
2002年7月-2004年8月 中港四航局第一工程公司 测量主管

科研项目:
[1]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DQJB20B18,利用连续GPS观测数据研究小江断裂带分段闭锁差异性,2020年6月-2023年5月,在研,主持
[2] 装备预先研究专项项目,×××××,××××××××××,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研,主持
[3]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DQJB16B05,2016-2018年度小江断裂带北段连续GPS与宽频带地震观测与研究,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已结题,主持
[4]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DQJB12B23,InSAR形变获取及断层同震滑动分布反演关键问题研究-以2011年日本Tohoku地震为例,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已结题,主持

代表性论著、专利、获奖等:
(1)科研论文:
[1] Wang, Y., K. Chen, Y. Shi, X. Zhang, S. Chen, P. Li, and D. Lu (2021), Source Model and Simulated Strong Ground Motion of the 2021 Yangbi, China Shallow Earthquake Constrained by InSAR Observations, Remote Sensing, 13(20). https://doi.org/10.3390/rs13204138
[2] 王永哲, 陈石, and 陈鲲 (2021), InSAR数据约束的2020年西藏定日MW5.7地震源模型及构造意义[J]. 地震, 41(1): 116-128.
[3] Wang, Y., W. Feng, K. Chen, and S. Samsonov (2019), 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8 September 2018 Mw 7.4 Palu, Indonesia, Earthquake Derived from the Advanced Land Observation Satellite 2 Data, Remote Sensing, 11(17). https://doi.org/10.3390/rs11171999
[4] 王永哲 (2015a), PALSAR雷达影像干涉图中轨道误差去除方法比较与分析, 工程勘察, 43(6), 4.
[5] 王永哲 (2015b), 利用GPS和InSAR数据反演2011年日本东北 Mw9.0地震断层的同震滑动分布, 地震学报, 37(5), 008.
[6] 王永哲, 朱建军, 李志伟, and 欧自强 (2013), 利用 PALSAR 数据反演 2010 年玉树地震断层的同震滑动分布, 测绘学报, 42(1), 27-33.
[7] Wang, Y., J. Zhu, Z. Ou, Z. Li, and X. Xing (2012), Coseismic slip distribution of 2009 L'Aquila earthquake derived from InSAR and GPS data, J. Cent. South Univ.(01). [6] 王永哲, 李志伟, 朱建军, and 胡俊 (2012), 融合多平台DInSAR数据解算拉奎拉地震三维同震形变场,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37(07).
[8] Zhang, X., W. Feng, H. Du, L. Li, S. Wang, L. Yi, and Y. Wang (2020), The 2018 Mw 7.5 Papua New Guinea earthquake: A dissipative and cascading rupture proces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https://doi.org/10.1029/2020gl089271
[9] Chen, K., Y. Yu, Z. Li, Y. Wang, and X. Feng (2020), ShakeMap modelling for the 1568 Shaanxi Gaoling Earthquake,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44. https://doi.org/10.1016/j.ijdrr.2019.101416
[10] Fu, Z., L. Xu, and Y. Wang (2019), Seismic Risk on the Northern Xiaojiang Fault Implied by the Latest and Nearest GPS Observations,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https://doi.org/10.1007/s00024-019-02347-5
[11] 王虎, 任营营, 连丽珍, 王解先, 成英燕, and 王永哲 (2020), 大规模 GNSS 网数据处理一体化方案与中国大陆水平格网速度场模型构建研究,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40(9), 8. https://doi.org/10.14075/j.jgg.2020.09.000
[12] 任营营, 王虎, 王解先, 连丽珍, 朱卫东, 王永哲, and 张守建 (2020), 基于K-Means++的省内子块体划分及中国大陆水平相对运动速度场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地球物理学报, 63(7), 18. https://doi.org/10.6038/cjg2020N0401
[13] 杨亚夫, 朱建军, 王永哲, and 许兵 (2017), 利用Sentinel-1A数据、D-InSAR和沿轨干涉技术获取2016年高雄MS6.7地震三维形变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37(4), 339-343.

(2)获奖
[1] 2018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一等奖,证书编号:G201801-10, 排名10。


更新于2021年10月24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路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邮编:100095 联系电话:010-62456503转8305
Copyright©neobj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白家疃国家野外站 京ICP备0800272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