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野外站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研究所动态
    行业要闻
  • 站点介绍
    野外站
    历史沿革
    规章制度
    发展规划
    人员组成
    常驻人员(37人) 客座专家 交流访问学者(在站) 交流访问学者(出站)
  • 地球观测
    地球观测
    台站观测
    测震 形变 重力 地磁 流体 次声
    流动观测
    科学台阵 探测计划
    深井观测
    野外站观测井 祁连山深井 黄海深井
  • 质量控制
    质检平台概况
    振动检测
    通用电子检测
    自噪声检测
    环境适应性检测
  •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科研成果
  • 科普研学
    科普参观
    研学实践
    外网报道
    原创内容
    推荐资源
    活动报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客座研究
    交流访问
    访学申请
  • 野外站风光
    办公环境
    实验环境
    质检平台 零磁空间 科学台阵 岩石实验
    观测基地
    观测山洞 地磁场观测区 鹫峰地震台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访问指南
野外站动态
  • 图片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研究所动态
  • 行业要闻

宋春燕:把青春挥洒在新疆大地上

更新时间:2021-03-23 来源:中国地震局

  宋春燕,女,中共党员,博士,现任新疆地震台副台长、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学、地震预测等相关研究工作。兼任中国地震学会理事、新疆地震学会理事、新疆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2019年入选中国地震局青年人才。

  2008年,宋春燕同志进入新疆地震局预报中心工作,从那天起,她就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毅然投身到地震预测工作中。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2013年她考取了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在职博士,读博期间参加地震大形势研究工作,学习之余积极回到单位参加震情跟踪及报告编写工作;并和其导师马瑾院士带领的亚失稳研究团队多次到新疆开展野外架台、观测工作,参加“西构造结强震趋势研讨会”、“天山国际研讨会”等重要学术会议,为新疆的防震减灾事业贡献一份力量。2017年博士毕业后,宋春燕同志毅然回到了新疆从事地震预报一线工作。

  10余年来,她不忘初心、潜心钻研,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新疆的防震减灾事业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前行

  2020年10月,宋春燕同志担任新疆地震台副台长,她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对地震预报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坚定信念、努力前行,在日常工作中没有一丝懈怠。无论节假日还是业余时间,她都坚持“震情就是命令”的要求,事事以工作为重,只要是工作需要,她总能第一时间到达单位,与同事们一起做好数据分析,材料上报,困了累了,就在办公室短暂的休息一会,然后继续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2020年,新疆5级地震连发,震情形势非常紧张,4级以上地震后30分钟内要召开紧急会商,产出震区地震趋势快速判定意见。宋春燕同志这段时间经常工作到凌晨2、3点,甚至通宵工作,第二天继续振作精神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她患了颈椎病,休息不好,感冒持续1个多月,发烧、咳嗽依然坚持工作,与同事们一起较为准确的研判了震情。

  2019年有一次接到紧急会商通知,她的女儿当晚正发着烧,她放下生病的女儿赶到了单位,凌晨回到家女儿的烧还没退。当天是早已和地质所专家敲定好的援疆局所合作项目行程,望着生病的孩子,她犹豫了一瞬,把孩子交给爱人,乘坐清早的飞机赶到了喀什。屋漏偏逢连夜雨,刚到喀什,阿克陶接连发生了6次3级地震,构成震群,震情形势紧张,当天她又接到了现场工作、研判震情的通知。作为新疆局项目负责人她和地质所专家对架台选址、工作进展进行了简单的交流沟通,随即针对阿克陶震群连发状况,深入分析资料、跟踪序列,在喀什、克州两地三方震情会商与工作部署会上给出了准确的研判意见。她的这种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得到了大家的称许,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勤学善思,学用结合,科学研究出硕果

  作为地震预报的一线地震工作者,她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和素养,为做好预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她已成为新疆地震局地震预报领域骨干专家,曾代表新疆局向自治区领导汇报地震形势及震情研判情况、并多次为地方政府的震情汇报提供研判意见。

  她先后主持、参加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局所合作项目、地震监测预报专项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10余次;2010年以来,在《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地质》和《中国地震》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得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新疆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多项。

  2020年新疆境内发生3次5.5级以上地震前,她和同事们做出了准确的中短期预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多年来完成了较为准确的地震趋势判定工作,为新疆地区的震灾预防、地震灾害减轻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项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路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邮编:100095 联系电话:010-62456503转8305
Copyright©neobj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白家疃国家野外站 京ICP备0800272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