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野外站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研究所动态
    行业要闻
  • 站点介绍
    野外站
    历史沿革
    规章制度
    发展规划
    人员组成
    常驻人员(37人) 客座专家 交流访问学者(在站) 交流访问学者(出站)
  • 地球观测
    地球观测
    台站观测
    测震 形变 重力 地磁 流体 次声
    流动观测
    科学台阵 探测计划
    深井观测
    野外站观测井 祁连山深井 黄海深井
  • 质量控制
    质检平台概况
    振动检测
    通用电子检测
    自噪声检测
    环境适应性检测
  •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科研成果
  • 科普研学
    科普参观
    研学实践
    外网报道
    原创内容
    推荐资源
    活动报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客座研究
    交流访问
    访学申请
  • 野外站风光
    办公环境
    实验环境
    质检平台 零磁空间 科学台阵 岩石实验
    观测基地
    观测山洞 地磁场观测区 鹫峰地震台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访问指南
野外站动态
  • 图片新闻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研究所动态
  • 行业要闻

王琼:心系防震减灾,践行使命担当

更新时间:2021-03-30 来源:中国地震局

  王琼同志,中共党员,新疆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地震预测研究和地震预报实践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业绩,为提升新疆中短期地震预测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地震灾害是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当前,地震预测预报仍是世界性科学难题,在研究地震活动规律,探索地震预测方面仍然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王琼同志在2000年固体地球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那一刻起,始终怀着一颗攻克地震预测难题,减轻地震灾害的梦想,义无反顾投身到从事地震预测研究与预报实践中。

  一、不忘初心担使命,砥砺奋进为事业

  王琼同志作为一线地震工作者,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将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的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她爱岗敬业,心系工作。地震就是命令,地震发生时,无论何时何地,她第一时间赶赴单位。8小时以外和节假日,办公室里常有她埋头工作的身影。工作繁忙时,她常常工作到凌晨,饿了就泡个方便面垫一垫,实在困得坚持不住了,就趴在桌上打个盹。她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疆防震减灾事业,努力提高新疆地震安全保障服务能力。

  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和经常性加班,她患了颈椎、腰椎病,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2010年10月强震形势研讨会期间,她患上严重流感,但她仍坚持工作至凌晨3点。编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趋势研究报告》时,她出现了颈椎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右眼出现了近3mm血块。同事们都劝她赶紧去医院看看,别耽误了治疗。她笑笑说还是等报告写完再去吧!就这样,她带病坚持工作了10天,与同事们保质保量地完成了200页的报告。2020年她不幸罹患重病,然而治疗刚结束,她又重新投入到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她的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精神得到大家的赞誉,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攻坚克难创佳绩,率先垂范带队伍

  她负责预报中心业务工作以来,结合多年来地震预测研究和预报实践积累,提出新疆地区中短期地震预测综合判定思路和技术方案,不断提升新疆地区中短期地震预测水平,在地震预测研究和预报实践方面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得到国内同行专家的充分认可。预报中心多项分析预报工作连续十余年获得全国统评前3名,她主笔编写的2008年度至2018年度《新疆地震趋势研究报告》,8年获得中国地震局统评第一名,3年获得第二名,在多次中强地震前作出较为准确的中短期预测,特别是2017年精河6.6级和库车5.7级地震前做出的具有一定减灾实效的短期震情研判,为自治区政府部署防震减灾工作、地方政府开展应急准备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得到中国地震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较为准确地把握了新疆中强地震震后趋势,为政府抗震救灾工作部署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其中,2011年6月8日高考期间发生托克逊5.3级地震,新疆地震局迅速提供震后趋势快速判定意见,为托克逊县高考是否继续提供了决策依据。托克逊县841名考生重新进入考场继续考试,把关工作得到了自治区领导高度肯定。

  她注重团队建设,秉承“注重传承、开拓创新,强化素质、提升能力,团结协作、和谐共进”的发展理念,紧抓日常分析预报业务工作同时,组织和指导年轻分析预报人员开展科研工作,拓宽地震预测研究思路,提升地震预报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注重高层次和骨干人才培养,多人考取在职博士,研究方向和领域填补了新疆地震局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预报中心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地震系统先进集体”和“自治区五一巾帼集体”等荣誉称号。

  她个人曾获得“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自治区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标兵等多项表彰;入选“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百人计划”,“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等人才培养计划。她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和中国地震局业务专项等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30篇,获10余项省部级和厅局级科技奖励。

(责任编辑:雷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路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邮编:100095 联系电话:010-62456503转8305
Copyright©neobj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白家疃国家野外站 京ICP备0800272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