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局:求真务实,探索推进云南地震预报工作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1-03-30 来源:中国地震局
云南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呈现频度高、震级大、分布广、灾害重的特点,据1900年以来的数据统计,平均每年发生3次5.0~5.9级地震,每3年发生2次6.0~6.9级地震,每8年发生1次7级以上地震。频繁的地震活动给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也为地震预测预报的探索研究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场所。
按照1966年周恩来总理在地震现场对地震工作者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在中国地震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云南省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区域优势,坚持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不断健全完善组织与制度保障体系。云南省具有健全的市县地震机构,具有覆盖全省的监测预报队伍,建立了省、州(市)、县地震部门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分级负责做好责任辖区监测预报工作。与中国地震局直属单位、相关省级地震局建立协作机制,共享交流。以搭建开放式地震预报会商平台为目标,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还有全省约17000人的群测群防队伍第一时间上报宏观异常信息。地震监测预报平时面对的是大量、繁琐而平凡的工作。为确保监测预报工作质量,监测预报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一直十分重视日常工作的规范化,围绕地震监测、数据处理、异常识别、异常核实、震情会商、预测意见处置、重大震情评估等,制定了规范的规章制度,认真予以贯彻落实,并不断修订以适应发展,为地震预测预报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地震监测,为地震预报积累丰富的观测资料。云南省地震监测始于1957年,1970年通海7.8级大地震后,陆续新建测震、形变、电磁、流体观测。经过国家“六五”到“十三五”等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以及云南省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10项重大措施”和“10项重点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云南省建设了覆盖全省的地震监测系统,云南省地震速报台网现有台站68个,强震动台网现有台站240个,将于6月份全面建成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台站1230个,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站点50个,电磁、形变、流体观测台站96个512套仪器1100余项观测,宏观测报点1600多个,还有对固定观测形成补充的地球物理场流动观测网络,这些台站分布在全省16个州(市)120多个县(市、区),日夜不停地监视着云南的地震及构造活动,为地震预测预报、地球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等提供大量连续可靠的基础数据。
坚持不懈开展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云南的地震预报研究工作与全国保持同步,经过几十年地震预报的探索,初步形成了经验性地震预报方法,主要从地球物理的观测出发,通过地球物理动态异常的识别而确定未来地震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与强度。具体思路是依据一定区域范围内异常数量的整体性水平及其阶段性变化,判断地震孕育的时间阶段性和可能发生地震的震级,通过分析异常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判断地震震源的空间范围。在时间上长中、短、临相结合;在空间上场源相结合,以场求源;在观测方法上实施多路探索;在地震异常使用和分析上走综合分析的道路,科学总结了云南百年尺度强震活动规律,建立了云南地区强震预测指标体系,给出了云南地区不同震级强度地震的预测预报指标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
地震预报以服务政府社会为宗旨,实现了从相对单一短临预报服务向长中短临多尺度全频段服务转变。10年尺度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有效指导抗震设防工作。中短期预报意见为政府防震减灾决策提供依据。震后趋势判定为高效有序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提供科学依据。在1995年孟连西7.3级地震,2003年大姚6.2、6.1级地震开展的地震预测预报工作得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表彰。
下一步,云南省地震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锐意创新、积极探索,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责任编辑: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