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在森:不畏艰辛,勇于攀登
更新时间:2021-05-02 来源:中国地震局
江在森于1982年—2001年在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工作,历任地震分析预报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科技委主任等职。于2002年调到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原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工作,历任西北片区首席预报员,科研创新基地一级研究员,第一研究室主任、地震中长期综合预测研究室主任,地震预测研究所科技委主任,全国7级地震与地震形势跟踪组组长,二级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震预测应用研究,致力于大地测量理论、技术与构造地质、地球物理成果结合,研究多尺度地壳运动、应力应变场的背景与动态变化及其与强震的关系,并从构造动力动态过程研究强震孕育发生机理与预测问题。
江在森工作严谨、豁达开朗、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在地震大形势跟踪与趋势预测等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致力于地震大形势研究工作
地震预测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始终给人以似曾相识但又尚未触及本质的感觉。由于地壳形变过程一直伴生于整个地震过程,因此基于地壳形变资料的地震预测研究一直广受关注。江在森基于其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孕震形变场识别等领域的积累,结合构造地质和地球物理等成果从构造动力动态过程角度研究强震孕育发生机理与预测问题。
江在森作为全国地震与地震形势跟踪组组长,全身心投入在地震大形势分析预测研究工作。近年来,地震大形势工作坚持“基于新的观测基础,新研究成果应用和汶川地震的总结反思,清理调整研究思路”和“科研性(科学性)与跟踪性(实用性)并重”的指导思想,以加强地震大形势研判为总体要求,以大区域构造动力动态过程研究为主线,提出边界动力—区域动态场—块体与边界带—应力应变增强集中区—强震危险段时空逼近的科学思路;强调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动态与背景结合、统计与物理结合的原则;重视大背景与大动态研究结果对数年趋势判定的约束,对重点区逐步加强基础性地学研究成果的应用。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部署预测所负责全国面上短期地震形势动态跟踪,江在森和大家一起夜以继日研判震情,在大家共同努力和老专家参与下,主持预测所逐日会商,为台网中心负责的震后趋势判定提供参考,准确把握了汶川地震对周边地区强震趋势的影响。此外,2011年3月日本9.0级大地震、2012年4月苏门答腊8.6、8.3级地震,2012年8月12日新疆于田6.2级地震、9月7日云南彝良5.7、5.4级地震、11月11日缅甸北部7.0级地震,以及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地震后,带领研究室成员开展紧急会商,提出趋势判定意见。在江在森的带领下,2010年度、2011年度地震预测研究所的中国大陆地震趋势研究报告在全国会商评比中连续两年度获得地震系统直属单位第一名。
“神奇布网”观测芦山地震和鲁甸地震全过程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江在森根据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观测资料明确判定了龙门山南段因处于断层闭锁构造力加速加载状态仍有强震危险性,提出了对龙门山南段开展地形变综合强化监测的建议,并于2008年7月正式开始实施。江在森亲率团队现场考察、踏勘,最终建立由10个观测点组成的GPS(全球定位系统)连续观测临时网。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地震发生在测网区内,所布设的GPS连续测网近距离捕获到了芦山地震的整个过程,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为从大地形变方面来研究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此外,基于莲峰—昭通断裂带发震紧迫程度较高的科学论断,江在森负责的“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在川滇交界东部建立了由17个测站构成的跨断层剖面,2014年年初开始观测,2014年8月3日鲁甸6.5级地震也发生在测网区内,同样观测到了鲁甸地震的同震、震后过程。上述工作得到系统内外相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并且被同行称赞为“神奇布网”。
刻苦努力,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江在森一直致力于大地测量理论、技术与构造地质、地球物理成果结合,研究多尺度地壳运动、应力应变场的背景与动态及其与强震的关系,并从构造动力动态过程研究强震孕育发生机理与预测问题。2011年完成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强震监测预报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验收。现负责“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的一级课题“大地震中长期危险性判定及地震大形势预测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江在森严于律己,对科学孜孜以求,早在1997年就已经担任研究员并卓有建树,在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是终身学习、终身提高的科研典范。
严于律己,注重年轻人才培养
江在森在工作中任劳任怨、服从工作需要与安排、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负责研究室工作同时,还非常注重年轻人才培养,积极辅助年轻同志的业务成长,指导了多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在生活上关心同志,给予年轻同事极大的帮助与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