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野外站动态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研究所动态
    行业要闻
  • 站点介绍
    野外站
    历史沿革
    规章制度
    发展规划
    人员组成
    常驻人员(37人) 客座专家 交流访问学者(在站) 交流访问学者(出站)
  • 地球观测
    地球观测
    台站观测
    测震 形变 重力 地磁 流体 次声
    流动观测
    科学台阵 探测计划
    深井观测
    野外站观测井 祁连山深井 黄海深井
  • 质量控制
    质检平台概况
    振动检测
    通用电子检测
    自噪声检测
    环境适应性检测
  •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科研动态
    科研成果
  • 科普研学
    科普参观
    研学实践
    外网报道
    原创内容
    推荐资源
    活动报名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客座研究
    交流访问
    访学申请
  • 野外站风光
    办公环境
    实验环境
    质检平台 零磁空间 科学台阵 岩石实验
    观测基地
    观测山洞 地磁场观测区 鹫峰地震台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访问指南
站点介绍
  • 野外站
  • 历史沿革
  • 规章制度
  • 发展规划
  • 人员组成
    常驻人员(37人)
    客座专家
    交流访问学者(在站)
    交流访问学者(出站)

隗寿春

更新时间:2021-06-18 来源:北京国家地球野外站

姓名:隗寿春
工作单位和部门: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质量监控部
工作内容:流动重力数据处理及动力学解释

访问时段:2021年 4 月 —— 2021 年 6 月

访问期间合作内容:
(1)学习贝叶斯平差理论,利用贝叶斯平差方法对南天山及青藏高原东北缘近期流动重力数据进行精细处理,对比CG-5、CG-6和Burris型仪器的适用性及三种仪器的性能差异,力求提高平差结果的可靠性。
(2)基于等效源模型进行场源视密度反演研究,分析地震前后震源区的地壳视密度变化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强震发生的深部孕震环境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此行的目的或期望:
学习geoist软件的贝叶斯平差、场源反演和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计算等模块,分别以南天山和青藏高原东北缘为例,研究该区域的时变重力场源特征和强震前后的地壳视密度变化特征。

此行的感受或收获:
初次来到观象台,映入眼帘的便是蓝天、白云、绿树、青山,在喧嚣的城市边缘,有此静谧之地,让人可以很自然的沉下心来,这里是不可多得的科研学习的风水宝地。科研楼一楼大厅陈列的各个时期的地震仪让我对我国地震事业的发展历史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衷心感谢野外站提供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感谢陈老师在流动重力研究中的解惑以及在文章撰写、投稿方面的建议和指导,陈老师活跃的思维以及对待科学问题的严谨态度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也感谢野外站李红蕾博士、侍文博士和王林海博士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野外站的这段学习经历收获颇丰,深受野外站浓厚的学术氛围感染,不仅在科研学习方面有很大收获,也从各位老师身上学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最后,祝野外站越来越好!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路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邮编:100095 联系电话:010-62456503转8305
Copyright©neobj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白家疃国家野外站 京ICP备0800272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194号